1 ) 绿光
美丽故事的开始 悲剧正在倒计时
无处不在地充斥着暴力和血腥
一次误会,一场闹剧
却引发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
仿佛了一颗小石子
却能在平静的湖面上演着一圈圈的涟漪
做过警察,当过卧底,进过黑社会
身份的重叠,尤其是相对面的角色倒置
注定了这个角色的可悲命运
黑社会团体,警方,杀手,小姐,劫匪
互不相干的人群,却因为你的存在扯在了一起
千丝万缕,相互纠结,仇恨,杀戮,亲情,义气…
本来与自己无关的一桩事故,却把自己卷了进去
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的作弄
事不关己,本可高高挂起
可是仔细想想,又似乎哪个环节都少不了他来贯穿
当下人常感叹生活节奏太快,社会压力大
在我开来,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
不趟这趟浑水,哪来的两面受气和左右不是人?
樊少皇的角色无疑是剧中最可悲的人物
杀手,任务和目标是生命里的所有
这个邋遢的拾荒者却不然
有亲人的念想,有感情的寄托
因为一句“我们其实都一样”而甘愿用生命来维护誓言
小女孩获救了,是两位风格迥异的骑士共同努力的结果
屠戮了所有面前的怪物,同归于尽
悲剧--从头至尾 配合着香港街头特有的昏暗色彩 一直感觉压抑
亮点虽少,却值得提取出来剖析其对剧情发展的满意度
女友工作之余的梦想,给了观众提示,笨的永远是男主角
阳光沙滩,伴侣结晶,如此惬意的生活状态永远只是幻想
凸显梦想破灭的最好方法是在现实里给做梦的人们一个耳光
拾荒者不理智的行为理智了很多人的思想
至少不再白日做梦,开始明白思考活着的意义
他懂得静下心读书,去听“梅花三弄”,“渔舟晚唱”
小警察明白了自己身为父亲应背负的责任,只要自己还抱得动,那就是榜样
小女孩明白了世间的好坏,用血的教训,亡羊补牢,为时未晚
倘若以感情基调重新审阅该片,是部值得再听一遍的电影
当然,只是听,画面效果做的很差;还有,只考虑积极向上的感情因素
忽然想到一本书上提到作者不愿回答的三个问题
人为什么活着,爱情是什么,钱是不是万能的
第一个问题没有答案,以此为首的一类问题都是如此
第二个问题有很多答案,只是人们太过挑剔,总是不满意
第三个问题其实只有一个答案,但是人们又犯了唯心主义错误,偏偏不愿意相信
照这么来想,似乎读书和欣赏古典音乐是无用功,不值得提倡
该死的人都死了,不可能死的用来收尾
童音再次响起,叙述着它本身的不真实性
思者如逝 必灰飞烟灭
少年不识愁滋味,却道天凉好个秋
杀戮过去,寂静一片
血如残阳,残阳如血
只剩下青苔和海滩
海底,绿宝石闪着诡异的光
2 ) 没事了,我们去海滩.
——《青苔》观后
余文乐和樊少皇两个人,身受重创还是不停地打呀打,怎么也死不了,那时候已是凌晨,看得人疲惫而腻烦。可是最后樊乞丐真的流干最后一滴血,余警察也轰然倒地,仰面朝天,气若游丝,用心里的声音对他的女人说,“没事了,你不是想去海滩吗,我们去海滩……”那个植物人女人躺在病床上,眼角缓缓滑下一滴泪。
看到这里终于很难过。很俗套很港式的一个结局,但这最后一刻终于让我入戏。谁能来拯救他们,黑暗中,潮湿的,青苔一样卑微的人生。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。和深入骨髓的绝望。
电影的插曲是第一次听到,歌词却很熟捻,那竟是徐志摩的诗啊,“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,你有你的,我有我的,方向,你记得也好,最好你忘掉,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……”混混警察从地摊淘来盗版碟,放给那个对他有情的妓女听,而她被打成植物人躺在床上,怀着他的孩子。如果一切风浪已都过去,他和她也许会有一个温暖的开始,但电影显然不愿意让结局圆满,更血腥的杀戮和践踏只刚刚开始,小人物的悲哀,就在于像飘零的叶子一样,被纷争的旋涡裹胁,不知要被卷向何处,粉身碎骨还是身首异处。
樊少皇一口刻意的河南音其实很让人出戏,他的妈妈为何离去,他是恋母情结还是精神异常,他和小女孩是惺惺相惜的友情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,这些都让人疑惑,剧本没有交代清楚。总之这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,对施舍过他一口饭的小女孩拼了命去护佑,以及被黑帮利用做杀人工具然后被灭口,都是让人唏嘘的,但他发疯一样暴打露露,那个同样花朵一样灿烂,又青苔一样凄惨的女人,让人一阵心寒,憎恶。
小女孩的角色本可以更出彩,但是不够冷漠有力,也许总是有意无意拿她和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的吗帝莲相比,其实她可以将冷漠玩到底,用漠然又童稚的眼神,睥睨这个肮脏的充满杀戮和欺骗的成人社会。可惜导演没能很好地控制她,让她的表演时常游离在剧情之外。就算她对樊乞丐说,自己就是要做妓女挣钱,不过之前的情绪没有铺垫好,所以此处台词无法让人有一点震撼,只有莫名其妙。就连她恐惧的哭骂也是那么正常,正常得没有任何冲击力。男人们互相杀戮的时候,如果她不要哭,就那样安静地看着,甚至脸上溅满救她的男人的血,还漠然地笑着,那才是真正让人害怕的,那样影片的效果更好(我真是变态,挖哈哈)。
再回到结尾的海滩吧。活下来的两个女人在海边缅怀,肚子里的孩子给压抑的影片留下唯一一抹亮色。顺便说句,其实很喜欢冼色丽,从《一米阳光》里那个清纯的民族女孩开始,就记住了她,她的纯美气质也许和妓女的角色毫不搭调,但也正是这样的反差,才更让人难过吧。
那首歌很让人动容,仿佛是蔡琴的声音,“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,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,你不必讶异,也无须欢欣,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。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,你有你的,我有我的方向。你记得也好,最好你忘掉,在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……”
一群低等烂命的人,像城市边缘的青苔,在无人注视的黑暗角落里独自开谢,卑贱地生活。
这该死的生活。
3 ) 谁是青苔 谁是花
谁是青苔,谁是花?同是天涯沦落人,遇到了就能感觉到彼此的无奈。影片想法很好,要传达的意思或者是要展现的东西也很明显,无非就是要告诉大家,底层的生活与其的众生相。
可是,影片到后来,节奏是失控的,后面活生生变成一部很八十年代的感觉到犯罪片,小女孩到底是青苔还是花,我不敢妄下定论。但是,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太多,既有对性工作者的描写,也有对南亚人士的描写,可能力有不递,给人的感觉太流于表面,所以就给人感觉不论不类。
说是文艺片,缺乏深度。说是犯罪片,力道用过头了。里面演技最好的是小女孩,余文乐和樊少皇不过不失。真可惜了班底,邵音音和曾志伟在这里就基本亮个相,对片子毫无推进作用。而故事性也不强,基本好像是一个大杂烩,什么都想说,但什么都没说好。其实我觉得如果把它拍成纯文艺片,删掉那些动作情节,也不失为一部有亮点的片子吧 。
郭子健的片子分数普偏都不高,我觉得他还没找到自己的路子。但是,在如今港片没落的大环境下,像郭导这样的年青导演,还是要期待他们能扎根香港,为港产片作出贡献。毕竟,像郭导这样土生土长的年青香港导演身上,还是能找到那一丝丝港味, 这是最珍贵的,因为它缺乏。
真的很讽刺,随着国内电影红红火火,百花齐放,可是最初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,却凋零在这资本狂潮里去,不禁令人惋惜不已。我觉得青苔有更深的一层含义,这或多或少也暗指香港电影现在的生存状态。
4 ) 余文乐在进步
余文乐在进步。从本片开头登场的时刻开始,我们就可以看见余文乐在演技上的野心。
尽管整体色调昏暗,但这是纯正的香港电影,并且夹杂着那么些黑色幽默。
以前,我以为余文乐只能去演那些沉默寡言、性格内向的人物,但在本片中我们却的确看到了他完全可以表现得很张狂、很黄很暴力。虽然不是什么好角色,但却是很好的演技考验。
冲着他的这份野心,推荐一下此片。因为我喜欢努力的人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http://www.leeforce.com 5 ) 【影评】命运的浮萍
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电影,今天中午看了《青苔》。
不得不说余文乐的演技日益成熟,也许趁着陈冠希不在,他有更多机会提升自己。
在命运里我们该是卑微的吧?看似顽强的生命,任凭你的信念再强悍,也逃不脱浮萍的命运。
我并不是悲观的人,但看了这部电影还是忍不住感到了命运的不可抗力。
但结局里孕育的那个小生命,谁又能说不是向命运的又一次宣战呢?
虽然不是出自同一导演之手,但《青苔》却有着和《狗咬狗》《军鸡》惊人的相似。
生命的力量不可小觑,信念是最好的武器。
我们以为倒下的他们不会再有喘息的可能,但为了心中的信念他们一样用生命捍卫了生命。
为了心中的那份希望和温暖,他们坚持了那么久。
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,满面疮痍也毫无退意。
浮萍的生命亦如此,卑微却不懦弱,飘摇又不失顽强。
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青苔,随处可生,无论几经践踏也一样可以顽强呼吸。
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浮萍,随处可亡,不管多么艰难都可以留下生的希望。
电影同样把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大白于天下,把最惨烈的伤疤狠狠地层层揭开。
惨烈,却惨烈得痛快淋漓。
沾满鲜血的双手握住的是生的希望。
故事依旧围绕卑微的生命,用刺目的阳光下最黑暗的喘息展现最真实的生活。
直白,却直白得饱含温情。
布满伤痕的身躯包裹的是爱的力量。
6 ) 郭子健
比起军鸡,余文乐在青苔里的开场反而让我眼前一亮,他和邹凯光叫鸡那段放光的眼神演的几好。
印度人在港片里上位了。
郭子健还只拍了2部,也许也正因为如此,反而让我觉得是最坚持自我风格的,那种从叶伟信到郑保瑞到他一脉相承的风格。至少至今为止,他始终都是在讲他想讲的东西,那种绝望中的感动,拉色堆里的草根,无所谓又有所固执的人生。我们这种人,叫下鸡,占下便宜么算咯。差不多是这样了,那么认真干吗呢。(搞笑的是,在第一诫里变态杀手对余文乐说“那么认真干嘛呢”。太认真最后落到个被连环杀手附身的结果。)当叶伟信已经不屑在肮脏的街角用晃动的镜头拍黑暗的场景,我有时觉得郭子健是在表达我最喜欢的叶伟信的那一部分,就算他的荒诞幽默还无法冷到让我发笑。
7 ) 够黑暗,够暴力,够赤裸!
不知道香港有没有地下电影的说法,应该没有,因为那里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地方。
黑社会,杀人,暴力,血腥,吸毒,雏妓,富有,贫穷……
卧底,警察,妓女,乞丐,黑社会大哥,打手,香港人,大陆仔,河南人,医生,律师……
“我们都是为了讨口饭吃”要跟自己心爱的女人去吃东西,但不得不“理智”的看她去接客。
操着香港河南话的杀手乞丐说:“我们都是一样的……”“我们活着就像青苔。”
乞丐说她说小女孩是花,可小女孩怎么能当花?乞丐死了,余文乐植物人了,她和表姐不还是要做鸡来维持生计吗,她依旧是青苔。
虽然片子的最后露出些许温馨,但整部电影让我感觉很压抑。
但是让我感觉很真实。
8 ) 一曲偶然,一曲辛酸
写在前面:推荐大家去看粤语版,那才是完整版本。国语版开头几分钟的情SE戏和后面某些片段被删,而这些被删片段正好是故事讲述前因后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被广电活脱脱剪成了一部烂片,骂人的话我就不多说了。
这部电影我看了许多遍,不知道为什么,莫名地非常喜欢。08年的时候,偶然在某视频网站上搜到了这部片子,当时看的是国语版,只看了一半,不是很清楚剧情,却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写实的电影。
当时还有一个感觉,就是觉得余文乐在这部戏里表现十分突出,相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,油光满面、邋里邋遢、神情颓废、一副小混混的模样,大大改变了以往奶油小生的形象。某些细节上的东西也被他很好地诠释了出来。比如被子弹擦过头部,醒来之后感觉非常疼痛,脸部那个狰狞的表情啊,让人看了都觉得非常疼。还有最后中枪倒地,那半睁半闭的眼神,看了让人五味杂陈。。。
冼色丽的表演也挺有突破(尤其后来还看到她去演了《囡囡》!),这次演的是一个妓女。翻了一下她的资料,没想到《新封神榜》里的哪吒就是她演的!太让我吃惊了!扮演小花的那个小女孩,第一次这部片子我之所以能看到一半,就是因为这个小女孩的表演很抢眼,很漂亮、很可爱。还有樊少皇,虽然一口不流利的徐州话讲得有些蹩脚,但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,这次乞丐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,我看了很久才看清乞丐是他演的。
这是我第一次看国语版时,脑海中对那些角色残存的一些印象。
再次看这部片子已经是2010年了,看的粤语版,这次终于知道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了。给这部电影取名《青苔》是非常准确的。这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电影,描写的就是当下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生活状态以及这个社会的现状。那些底层平民,在残酷的社会中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行业,努力地让自己生存下来,非常渺小、非常贫贱。
故事以一块绿宝石作为导火线,将这些平民联系在一起,串起了整个矛盾事件,也为最后的冲突埋下了一个很深的伏笔。
阿丈和lulu之间的感情比较隐晦,这不是爱情,也不是怜悯,但是当阿丈跟lulu在一起时,总有一种能安心睡一觉的感觉。也许就是这种感觉让他们俩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,相互间产生了情愫。
而小花和乞丐的情感也比较模糊,不过他们之间也存在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,同类人,同病相怜。为了保护小花,乞丐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。这些底层的平民,真的就像青苔,渺小、不起眼,却有自己的生活,努力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。树大了会被人砍,而青苔不会,只要有水有光,就能生存。
最后阿丈倒地的时候,他在心里对着躺在病房里昏迷不醒的lulu说:没事了,我们去海滩。因为lulu曾经对他说过,如果有时间,他们要去海滩,他把他的事告诉她,她也把她的事告诉他,然后再一起生活。
结尾处,缓缓地响起了一曲《偶然》,冼色丽唱的,非常忧伤,这首歌曲放在最后,明显升华了电影的主题,我被深深地打动了。配合着悲情的画面,让人心中生起一丝伤感,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,很辛酸。
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
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
你不必讶异
更无须欢喜
在转瞬间 消灭了踪影
你我相逢 在黑夜的海上
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
你记得也好
最好你忘掉
在这交会时 互放的光亮
没有凶猛配乐的暴力
好看。但是,点都比不上EDC与智障女的爱情。
片名道出了故事的神髓
不错啊
话说邵音音现在去演谢逊不用化妆,够威
喜欢青苔的定义,但片子真的好烂。
主流了。
落魄者们的逆袭+小小的意外
在床上~~with 赵小媚 孟小红
什么是善,恶在哪里。其他的都可以忽略
开场“女孩”没有儿化音百爪挠心。我为什么会以为是郑保瑞?镜头晃得眼晕,强造故事线交织,制造意外,邵音音老太太大佬就很妄想,银河模仿秀,没有命运全是巧合。《狗咬狗》也类似,对于男人而言,女人就是两个角色:妓女和母亲。余文乐先得鉴定亲子,买CD是为胎教,与女和干?会做饭和来月事的少女站在命运天平中央,滑向哪个命运在乎男人而已
2008-7-14,黑社会中的童话
这个警察当的和黑社会有什么区别。
冼色丽
男主角一直来都喜欢,女1号也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
配乐不好,很乱,除了一段cd很好听之外,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。有几个地方的音乐很像《潘神的迷宫》。
:“可是俺妈妈说,当树不好,树长大了会被人砍掉的。还不如当……河边石头上的青苔,只要有水、有光,就能生存。” 3.5
故事是紧凑,对白,桥段也都好,只可惜我看的是国语翻译版,樊少皇那一口不流利的河南腔真让人倒胃口啊。但是影片中还是有过多的炫技成分,闪回的交代是不错,也算提快了节奏,但是这种通过技术手段的加持,真的不如再沉稳一点来得好,就好比当年黄精甫先生在《江湖》里玩的一样,画面看着是漂亮了,但是过后依然空洞一片,令人心寒。
大只佬很认真地对女孩说:“可是俺妈妈说,当树不好,树长大了会被人砍掉的。还不如当……河边石头上的青苔,只要有水、有光,就能生存。”女孩轻轻垂着头,柔声道:“你和我还不是一样的吗?”大只佬忍着痛摇头:“你不是青苔,你是花。”
又湿又脏又臭又粘的青苔~~~主题散了!